本次活動得到廣東建筑陶瓷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的大力協辦。同時得到了特地·負離子瓷磚、卓遠·能量磚、卡羅娜·自潔抗菌防滑磚、中盛陶瓷健康衛士的特別支持。以及東鵬瓷磚、冠珠·功能磚、鉆石·防靜電瓷磚、大角鹿·超耐磨大理石瓷磚的戰略合作。
廣東嘉俊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王常德主持會議。出席會議的領導、嘉賓包括: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侯文全、國家室內車內環境及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宋廣生、中國室內裝飾協會材料委主任金戟、中國建材流通協會陶瓷衛浴經銷商委員會主席李作奇、華夏陶瓷網總編輯劉小明、國家建筑衛生陶瓷檢測重點實驗室高級工程師劉亞民、中國制釉集團總裁蔡憲昌、特地負離子瓷磚產品研發總監唐奇、宏源陶瓷企業董事長梁桐偉、大角鹿超耐磨大理石瓷磚董事長南順芝、深圳建威集團設計院院長趙力、浙江小牛哥整家互聯網科技創始人顏傳贊、東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創新中心總經理鐘保民、佛山市建材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李雅娟、資深媒體人羅青、芬芳陶瓷董事長胡大為博士、簡一陶瓷朱聯烽博士、新明珠陶瓷集團祿步生產基地研發部經理陳章武、新明珠陶瓷集團三水生產基地研發主任徐雪英、中盛陶瓷總經理李奇峰、中盛新型環保材料總經理周永富、卡羅娜家居建材總經理袁飛、鉆石陶瓷總經理陳小剛、新錦成產業集團產品總監呂衛華、通利大理石瓷磚董事總經理張念超、國瓷康立泰副總經理張天杰、壹號大理石瓷磚營銷總經理潘應龍、古寶斯陶瓷總經理孫世權、宏源陶瓷企業董事長助理龐偉華、卓遠·能量磚品牌總經理譚海法、宏源陶瓷企業市場部總監吳旭、陶語設計創始人徐麗玉。
侯文全:“這個論壇開得非常及時”
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侯文全在致辭中說,這幾年來,行業出現了各種功能類的陶瓷,包括防滑瓷磚、負離子瓷磚、能量磚、發熱瓷磚等等,說明大家在轉型升級方面都在積極探索。
目前這個情況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包括新的功能瓷磚研發出來,需要行業認證,標準也需要跟上來,也需要科學檢測。新的產品研發出來怎么推廣,需要一系列的手段。
這次的功能瓷磚發展趨勢論壇,給行業企業,包括檢測機構、研發機構、標準制定機構以及市場推廣環節搭建一個交流協作的平臺。可以說,這個論壇開得非常及時。
梁桐偉:“功能性瓷磚已形成爆發之勢”
佛山市三水宏源陶瓷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梁桐偉致辭中談到:功能瓷磚,比如能量磚、負離子瓷磚等產品和品牌時至今日已經形成爆發之勢,但必須清醒的認識到,當下的問題是行業對功能性瓷磚的認知還不夠,終端市場的消費者依舊處在培育階段,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檢測方法,檢測設備,認證途徑等等問題還需要逐步解決。
因為產品的特殊性,還需要行業人士去探索更貼近消費者的使用和推廣方法,提升終端導購人員的服務能力,才能讓功能瓷磚走進千家萬戶,為消費者帶去美好生活。
交鋒與融合:六位演講嘉賓各抒己見
近年來,瓷磚行業面臨著產品“黑白灰”同質化的嚴重問題,企業單從瓷磚產品表面審美已經無法形成競爭優勢,為了尋求差異化,一些企業更加注重產品的“里子”的打造,即是功能化。
那么,功能瓷磚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概念?還是噱頭?功能瓷磚誕生的背景是什么,有何重要意義?目前發展過程中還有哪些亟待客戶的難題?要發展好功能瓷磚還要有哪些共識需要形成?論壇上,五位專家的精彩演講給出了答案。
宋廣生:“負離子瓷磚是解決室內環境污染的方向”
國家室內車內環境及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宋廣生在《室內健康環保裝飾材料檢驗中的若干問題》演講中表示,室內環境污染主要來自于三個方面,建筑污染,裝飾裝修和家具污染;其中室內環境污染防控是要點,包括空間的承載量,裝飾材料選擇,室內環境預評價。
目前,重點控制的裝飾裝修工程主要是家庭住宅、學校幼兒園和出租房。國家控制的有害物質三類材料:放射性污染,甲醛污染和VOC污染。
重點控制的材料,從新材料發展角度來講,應該做這幾項工作:首先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材料;第二、少污染的裝飾裝修材料,包括一些新型的水性漆,水性的復合板,最高層次的新型環保無污染的室內裝飾裝修材料,而且能夠凈化空氣,很多瓷磚有負離子功能,有凈化功能,做到這個最高的層級也是行業發展的最終方向,也是解決室內環境污染的方向。
宋廣生提醒,裝飾裝修材料花崗石的放射性污染需要注意。中國這20年室內氡污染明顯增加,現在已經到40倍和80倍,放射性污染是由建材、瓷磚和煤渣磚,包括水泥造成的,這些污染直接對肺部造成傷害,是造成肺部傷害除了吸煙以外的第二個原因。
劉亞民:“功能瓷磚應具備科技含量、安全性、無放射性元素”
國家建筑衛生陶瓷檢測重點實驗室高級工程師劉亞民在《功能陶瓷磚發展趨勢及關鍵技術探討》主題演講中分析到,功能瓷磚目前沒有標準定義,但功能瓷磚是指通過改變原材料成分、生產工藝和加工方法,具有一種或多種優異的物理性能、化學性能、生物學性能,并且有專門用途的陶瓷磚。
功能陶瓷應該具備的特點:要有科技含量、品質、是安全的,無甲醛、無放射性元素,耐用的、專業的,有傳播標簽,健康的,是有增值的,為企業帶來附加值的產品。
最后他希望,企業能夠聯合行業標委會以及行業協會能夠進一步加快推動團體標準的建立,如果有了標準,產業才能有一個良好的發展。
蔡憲昌:“防滑磚對生活是關鍵題材”
中國制釉集團總裁蔡憲昌在《防滑陶瓷磚的重要性及發展趨勢》的主題演講中認為,防滑磚對生活是非常關鍵一個題材。
防滑磚有幾個很重要的關鍵點:第一、耐磨性,如果沒有耐磨的話,防滑磚效能是會衰減的;第二、有沒有達到防滑的功能;第三、耐酸堿;第四、防污。重點是耐磨、防污、耐酸堿、防滑全部都具備。
他認為,防滑磚市場非常大的,菜市場、酒店廚房、淋浴房、公共廣場等等都可以應用,而且在全世界是屬于先進產品。
唐奇:“負離子瓷磚的影響因素來源于溫度、濕度、氣壓等等”
特地負離子瓷磚產品研發總監唐奇在《負離子瓷磚技術原理與標準建設》演講中談到,特地負離子瓷磚一直在做基礎研發。
近年來做了幾件事:1、特地明確定義了負離子瓷磚2、起草三大標準和檢測驗證工作3、完成了負離子的檢測及標準檢測設備研究4、負離子瓷磚的澄清研究5、負離子瓷磚空氣凈化效果的研究。
其中,負離子瓷磚的影響因素來源于:溫度、濕度、氣壓、風速、紫外光、紅外光、外加電場、熱處理制度、放射性指標。
此外,瓷磚首先要滿足一個基本功能可用,一定要符合放射性國家標準,以負離子瓷磚為例,首先要滿足基準的國家標準,如果沒有達到國家標準就不用考慮。
胡大為:“功能瓷磚最終回歸技術和工藝”
廣東芬芳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大為在《突破邊界:技術賦能陶瓷創新的可能性》的主題演講中談了兩個關鍵點。
首先他認為,未來陶瓷有三個點,一個是綠色化,綠色化除了生產要綠色,產品還要有環境處理能力;二是時尚化,時尚化、個性化需求越來越大;再一個功能化,包括負離子、發熱,還有一些特殊功能,防滑、抗菌、抗霉等等都是未來具有廣闊市場的產品。
但不管哪一種,最終都要回歸到技術和工藝上,瓷磚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只有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真正實現自身在技術、工藝上的突破,才能賦能于產品,材料的進步是驅動我們進步的根本。
他還表示,今天所有的東西要改變,最終都要落到材料的進步上面,希望陶瓷行業和陶瓷企業等相關領域能夠花大力氣,在這方面找一些新的突破。
劉小明:“功能瓷磚代表高級化、精細化和個性化”
華夏陶瓷網主編劉小明在現場做了題為“《2019功能瓷磚白皮書》綱要”的演講。他認為,功能瓷磚需要重新定義,同時功能瓷磚也可以重新定義瓷磚。
功能瓷磚主要是滿足特殊場合、特殊人群、特殊氣候條件需求的瓷磚,功能瓷磚是當代傳統瓷磚的高級化、精細化和個性化。
功能瓷磚不等于負離子+能量磚+光觸媒磚,行業是這樣認知,但其實功能瓷磚包羅萬象。
他還談到,今天全行業黑白灰同質化,希望通過這一次論壇開始,重新建立一個新的認知,從風格的角度來談這個行業的未來已經結束了,必須從科技、技術的角度來構建陶瓷行業新的底層邏輯,而這個底層表象就是功能瓷磚。
他認為,功能瓷磚應該從超限價值、獨特需求、應用場景、工藝技術這幾個方面來進行分類。
全國無甲醛裝飾聯盟:推動健康環保裝飾材料使用
這次會上還宣布籌備成立“全國無甲醛裝飾聯盟”。中國室內裝飾協會材料委主任金戟表示表示,聯盟的宗旨是要推動健康無甲醛裝飾材料的使用,將對加盟企業進行國家級專業機構認證。
同時,聯盟會員企業無甲醛產品小樣將入駐“全國無甲醛建材聯盟產品封樣庫”,形成閉環生態系統,讓裝飾公司和消費者對無甲醛產品可以朔本求源。
▲全國無甲醛建材聯盟封樣庫(廣東)授牌儀式。
金戟:“成立全國無甲醛建材聯盟很有必要”
中國室內裝飾協會材料委主任金戟表示,消費者一直有個疑問,為什么買了環保產品最后甲醛還會超標?所謂的環保產品能不能符合環保標準,符合國家標準?
過去,消費者利益受損無從追究,投訴無門。這也是成立全國無甲醛建材聯盟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全國無甲醛裝飾聯盟有20家企業,中國裝飾互聯網三大巨頭都加入了,第一個是拿到紅杉資本的土巴兔,第二個是拿到軟銀和阿里資本的三維家,第三位是牛牛搭,是貝殼資本投入。
他表示,聯盟是經過國家機構認證批準,今年年底將開始對裝飾公司進行無甲醛裝修服務能力的國家級認證,屬于環保資質的認證。
顏傳贊:“通過大數據及互聯網科技實現裝修無甲醛”
浙江小牛哥整家互聯網科技創始人顏傳贊在演講中坦言,實際上家裝很難很難實現無甲醛,但通過大數據以及互聯網可以盡可能早日實現無甲醛,隨后他從幾個案例詳細的簡介了如何利用互聯網實現環保家居的材料整合。
他認為,任何家裝消費者對家的期望就是家將來能裝成什么樣,裝成那個樣子花多少錢,以前保證住的好,現在不僅住的好,還要能環保。
他表示,“牛牛搭”(小牛哥整家)干的事情就是通過交易端的數據進行數字化,把家庭裝修施工的過程進行數字化,讓家裝交易和交付的數據雙向可視化流通。
本次論壇的下半場是與會支持企業代表與六位演講嘉賓的圓桌對話。相關內容詳見后續報道。
▲圓桌對話
▲嘉賓合影